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生病了怎麼吃?(上)

前陣子看一部電影:Loving Again. 故事講的是一個30歲罹患乳腺癌的女生割除左邊乳房後的故事。30歲,人生正值衝刺階段卻經歷一場生死交關的戰鬥,並且失去身體一部分的組織與死神交換往後的生命...... 該怎麼好好的過完這得來不易生死合約呢?女主角並沒有選擇醫生建議的方式:使用化療做預後治療。她選擇改變自己的生活並且吃天然的食物來改善體質。這篇文章就用這部電影來作序言;我想來談談食療。這篇文章不談吃補,只談從日常生活中如何選擇對自己有益處的食物進而達到增加抵抗力的功效。

電影Loving Again 裡面有一句台詞很不錯:「人的健康就像銀行存款一樣,有的人存款很多一次花個幾千塊也沒什麼關係;有的人就只有幾千塊的存款,得省著點用。」這句話讓我感觸很深,因為我算是在負債了。

雖然討論的是生病了該怎麼吃,不過我還是以討論糖尿病患者飲食方式為主。

糖尿病患者的禁忌是醣類的攝取不能太多,那很容易的一般人會想到就是不要吃甜的東西。所以包括糖果、水果、蛋糕甜點,甜的飲料都要限制。也就是說吃起來甜的都要限制,這很容易理解。不過還有一種吃起來不甜但是經過消化以後會變成葡萄糖的澱粉也要限制攝取;例如米飯、馬鈴薯、山藥、蓮藕、地瓜、芋頭等等。

澱粉在吃下去的第一口經過2小時後就會被分解成葡萄糖,並且利用胰島素進入細胞讓細胞有能量。也就是說人的能量來源幾乎是靠葡萄糖的,醣類可以快速的供給能量,也是消耗最快的,它和脂肪不同。脂肪也可以提供能量,不過脂肪對身體而言比較像是「戰備糧食」,非得等到細胞連醣類都用不夠時大腦才會下令分解脂肪以提供能量。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胰島素分泌的量不夠,因此大部分的葡萄糖都囤積在血液裡,導致血糖過高;除了細胞得不到應有養分以外,還會侵蝕血管壁;只要血糖長期超過200mg/dL, 血管壁就會變得脆弱不堪,就會破裂。例如視網模病變是因為血管末梢細小,所以當眼壓高時就容易破裂導致視網模出血影響視力。這是慢性併發症。

急性併發症,就是糖尿病引起的酮酸中毒了。這是說細胞在長期得不到足夠養分的狀況下,大腦下令分解脂肪以提供能量,但是分解的時候會使血液裡面的酮體濃度過高,腎臟來不及代謝導致血液酸鹼濃度不平衡,進而引發昏迷休克。這是很嚴重的併發症,如果不送醫治療會喪命,我自己就曾經得過,是很恐怖的事情。

上述急性併發症的發作前期,糖尿病患者會有三多的症狀:多吃、多喝、多尿。我自己在多尿的地方比較沒什麼感覺,但多吃、多喝的狀況很明顯。而且這時候會一直吃甜的,因為細胞想要快速的得到能量,但是胰島素又不夠,所以就算吃得再多,身體還是一樣很容易累,只會讓你的血糖高的嚇人罷了。一般定義血糖超過300mg/dL 就會引發酮酸中毒,而我正好就在這理論值裡;300就送醫院了。雖然聽說有人到800才送醫院,但我不敢想像就是了。也就是說在三多時期如果還繼續不理會它,那麼下一步就是酮酸中毒了。

我在住院的那段期間,食慾很不好,一吃就想吐,吃什麼都不對。我的家人也很擔心,頭三天都是打點滴維持養分,一次掛三、四包營養劑。到第四天慢慢有力氣了,第一個想吃得東西是:苦瓜和雞腿。可是這時候我還是吃不下,只是腦子一直告訴我,吃苦瓜和雞腿。

這是第一次聽到自己身體告訴我的聲音。就這樣,到了第五天就開始大吃苦瓜排骨湯和雞腿,家人也很高興我會點菜了。雖然一天只吃拳頭大小的食物,但至少是好的開始。

出院之後,我查了一些資料,想知道為什麼當時會很想吃苦瓜。

原來關於苦瓜的養分裡面有一種多肽-P,它是類胰島素的成分。胰臟細胞在製造胰島素的時候,製造之前有一種前導物質叫做:C-peptide (肽),或許是這個類似的成分讓苦瓜對降低血糖有功效,但不是可以治療糖尿病的神丹,不過卻是一個很適合糖尿病患吃得食物。

所以剛出院那陣子,會特別多吃些苦瓜。但也不是像偏食的方式大吃特吃,而是一個禮拜總是會有一兩餐吃它,因為這樣可以調整身體,讓我的身體變得好吸收胰島素。

這篇我想說的是:人要時時刻刻的去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它會告訴你它想吃什麼,但是每樣食物都不可以吃過量,太多了對身體都是一種負擔,當身體告訴你:「夠了」那就不要再吃了。而且我相信當身體要你去吃某種東西時,一定是有理由的。所以生病了怎麼吃?第一步:傾聽身體的聲音。

下一篇我來談一下營養師怎麼教我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