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身邊週遭應該也有聽過某些人決定辭職一陣子,讓自己好好的充電,像是出國進修或者是旅遊之類的計畫。當然也有人是計畫待在家裡好好的過生活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我是屬於後者的,現在我想來分享一下養身和養神的差別在哪裡,也算是一種心得,提供給一些覺得自己正處在蠟燭兩頭燒想要好好慢下腳步的人一個參考的資料。
這裡談到的休息,並不像是週末那種兩天休息的狀態;這裡討論的休息,談的是身體正處在快要生病但還沒有明顯症狀時的休養方式。說的明白一點"代謝症候群"指的就是這種快要生病卻還沒有明顯症狀的狀態。
我先不純粹談食物療法,這一篇想要講的是如何察覺自己的身體從忙碌狀態到休息狀態的變化。
我在今年初開始完全的休息,也就是說沒有工作。也不出去頻繁社交,就是在家裡好好的睡覺,好好的吃東西。到目前為止已經半年過去了。我要談的是這半年的身體變化還有心理變化。
頭一個月,我並沒有察覺身體有很明顯的變化。惟獨發現睡眠時間變的非常長,可以一連睡超過10 個小時,為期一個禮拜。而且我完全沒有任何睡眠障礙,倒頭馬上熟睡。那時候最明顯的變化是身材,除了體重略低以外,身體的線條會改變,變的比較對稱,走路的姿勢變柔軟。這表示身體的肌肉與骨骼調整到一個對的位置的程度,但只是小小的調整。這種情形為期三個月,之後身體會開始腫脹,表示體內有氣,有時候是肚子脹氣,有時候是臉腫,有時候是手臂腫脹或是小腿腫脹。這時候表示身體大塊肌肉的部分已經放鬆的差不多了,該來處理小地方的肌肉;由於我的問題多半出在肩頸(我的兩手無法握拳)是之前長時間用電腦所致,所以肩頸代謝很不好,導致手臂粗。肩頸太過僵硬也有可能影響心臟,如果發現雙手無名指在握拳時收不攏,有可能心臟不太好,可以去醫院做檢查或者是詢問中醫師。
這時候的休養要以作拉筋運動為主,也就是趁看電視或者是每天抽空一兩個小時做做拉筋動作,如果做到一個動作特別讓你的某條筋酸或痛的話,那就表示他很緊需要拉鬆,這時候就維持同樣的力道慢慢拉,一點一滴的加重,一直到覺得累為止。做完之後一定要讓自己躺在床上全身放鬆,然後明天再做一次一直到那條筋鬆了為止。有時候在拉筋的過程中也會有過敏的症狀,例如皮膚起紅疹或是發癢,如果不影響到你的精神,那就讓他代謝完畢即可,那是排毒。這類拉筋的小運動,每天都可以來一下,很助眠,是不需要靠酒精的好辦法。另外,如果家裡有浴缸,泡澡也是一種很棒的放鬆肌肉的方式,因為水的浮力會讓你的肌肉不需要承受太多重力,並且可以加速身體的代謝速度。
上面談到的都是在我還沒有力氣出門跑步運動時的放鬆方法。
等到我休息了五個月之後,開始會想要出去外面走動,是說長時間在外面走動,而且不覺得累的狀態。
順帶提一下我前五個月的飲食方式,90%的時間是自己煮飯,一天只吃兩餐:早午餐和晚餐。烹調方式沒有特別限制,食物也沒有,唯獨控制澱粉的攝取量。
第六個月,開始有力氣出門跑步,散步超過八小時也不覺得累。睡眠時間也變得很固定:12 點睡,10點起,共10 小時。除非前一天出門去比較遠的地方,否則不太需要躺一整天。但第六個月開始,我一天有時候只吃ㄧ餐,由於先前都沒有力氣出去走動,所以代謝率降低,變的不容易有飢餓感,所以往往只吃ㄧ餐就可以飽一整天,這時候也不刻意多吃,而且就算只吃ㄧ餐,那ㄧ餐也只吃八分飽。但我的血糖並沒有很好控制,也就是說我前五個月胰島素的吸收效率都很好,不需要打太高的劑量就可以讓自己的血糖穩定。但是到了第六個月,我開始變的不好控制,常需要提高劑量。我想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我的代謝率降低所致,我曾經試過一天只吃ㄧ餐然後在外走動超過八小時就可以達到非常標準的血糖值。根據這個小測試,我想提高代謝率應該是比較對的改善方式。而非吃中藥(這是之前試過的方法,但我覺得很危險而且效果不彰。)
另外一個明顯的改善地方是:生理期比較不會經痛,以前會痛到沒力氣出門,現在完全不會有這個問題。除了作息正常外,我幾乎不吃冰冷的東西,但並不是說完全不吃,前提是已經把身體養到一個差不多好的程度(約莫兩年)之後才開始解禁的。但是一定要適量。
大家常說年輕人都很健康,拼一點沒關係,是沒錯,年輕得本錢的確是健康,但你怎麼知道自己本錢到底剩多少?要是像我這樣子本錢太少的,那多虧?所以養生不要等到老,從年輕的時候開始,投資的報酬率絕對比晚年再來養生還要大。
到目前為止,身體上的力氣算是養足了一點,接下來就是談論精神狀態。
另外一個明顯的改善地方是:生理期比較不會經痛,以前會痛到沒力氣出門,現在完全不會有這個問題。除了作息正常外,我幾乎不吃冰冷的東西,但並不是說完全不吃,前提是已經把身體養到一個差不多好的程度(約莫兩年)之後才開始解禁的。但是一定要適量。
大家常說年輕人都很健康,拼一點沒關係,是沒錯,年輕得本錢的確是健康,但你怎麼知道自己本錢到底剩多少?要是像我這樣子本錢太少的,那多虧?所以養生不要等到老,從年輕的時候開始,投資的報酬率絕對比晚年再來養生還要大。
到目前為止,身體上的力氣算是養足了一點,接下來就是談論精神狀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