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回報我的病情控制情況了,先說結論:好轉很多。
建立這個網誌時,我是一個三餐需要打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當時我甚至不確定自己是哪一種Type的糖尿病,也以為自己可能就這麼一輩子在吃飯前必須跑廁所打針;時時都要面對低血糖的問題,還有不能好好控制體重等等.........一直來到打針的第八年,發現我的血糖越來越不好控制了,真的奇怪,我很努力地控制飲食,運動也會做,但是為什麼我的空腹血糖就是高得嚇人!但我的糖化血色素又很正常,後來醫生檢測了我的C-peptide-一種胰島素生成的前驅物,發現它的功能是正常的。他說:也許是這樣,你的胰臟功能其實是有的,她或許會影響藥物的作用。因此醫生幫我改為吃藥。所以在打針的第八年以後,我改為以藥物控制,目前超過半年,糖化血色素都維持得不錯,也因此我現在不用每餐都得打針,只需要晚上打一針長效就好;控制起來也非常便利了。到此應該可以確定我是Type 2的患者。
對於這個轉變,我的喜悅是很慢才出現的,一開始醫生要換治療方式時我很怕這樣對我的胰臟太累,會不會以後等到她不行了我還是得回到打針這條老路?醫生說有這個可能。但也不是沒有能補救的辦法;我的衛教師說,要維持胰臟功能首要的目標就是維持住C-peptide 的分泌能力,她沒有甚麼秘訣,就是規律作息還有運動,增加心肺功能促進基礎代謝能力。這是唯一的辦法,因為目前並沒有針對增進C-peptide功能的藥物。
當告訴周遭親友我可以改吃藥的那一天大家都非常高興,甚至比我還高興,因為他們看著我那八年每天往自己身上扎針,說不難過是騙人的,所以我能理解他們的高興。但我自己很感謝台大醫院第一時間的治療方式,他們選擇讓我先用打針的方式讓胰臟得到喘息的機會,這是一個很哲學觀的治療方式,同時藉由打針你可以非常嚴格的控制飲食,我那八年所建立的飲食習慣,是我能夠改由藥物控制的一個因素之一,所以我很感謝當時台大醫院的醫生為我選擇的治療方式。
因此如果你目前使用打針的方式控制血糖,請好好地學會控制飲食方式,並且適當地做些運動。因為打針有個缺點就是運動時會有低血糖的風險,所以我會比較建議,在做打針治療期間的重點是重新建立飲食習慣以及作息。如果將來有機會轉為吃藥控制,那麼這些當時所建立的飲食習慣將會深深地影響你的一生,並且有機會減少藥量。
那麼改為吃藥之後控制的方式會有甚麼改變嗎?其實並不大,還是必須好好的吃,好好的睡,只是這些習慣在打針時都建立好了因此駕輕就熟。所以吃藥後的課題是:運動。因為吃藥後比較不容易發生低血糖,所以可以充分的運動,我的衛教師跟我說,因為我年輕,所以建議我慢跑,做比較激烈的運動。這方面我覺得她的建議很好,但我並沒有很規律地做,我喜歡走路,所以我會用走路來代替,因此我是想跑就跑,想走就走。
關於併發症,以目前的狀況我已經走過一個好發的階段了,但未來有沒甚麼其他的併發症端看我吃藥後的控制了,其實併發症就像我身後的一個死神,她拿著鐮刀跟著我,我不過是走的比她快一點,目前她還沒真的坎到我...... 這是我心境上的一種比喻:是的,我還是會怕。我目前是有血管病變以及青光眼,我的玻璃體有時會出血影響到視力,但相比八年前經常性的出血,我現在的清況好轉很多,它仍然會影響我,但好在的是我已經摸清它的脾氣,還有它出現時結束的周期,因此心裡比較不慌亂,所以這把死神的鐮刀,它的刀尖有時候還是會勾到我的,哈哈!
以上是我目前的狀況,今天得了一個空,有時間把這幾年的心境寫出來,算是給自己的一筆紀錄。
目前我是回到學術界工作,一直以來我都喜歡在學術界工作,目前是在一所有醫學院的大學從事腦波研究,想來也是因為自己生病的關係,會希望待在這個圈子裡多少能得到比較多資訊。
建立這個網誌時,我是一個三餐需要打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當時我甚至不確定自己是哪一種Type的糖尿病,也以為自己可能就這麼一輩子在吃飯前必須跑廁所打針;時時都要面對低血糖的問題,還有不能好好控制體重等等.........一直來到打針的第八年,發現我的血糖越來越不好控制了,真的奇怪,我很努力地控制飲食,運動也會做,但是為什麼我的空腹血糖就是高得嚇人!但我的糖化血色素又很正常,後來醫生檢測了我的C-peptide-一種胰島素生成的前驅物,發現它的功能是正常的。他說:也許是這樣,你的胰臟功能其實是有的,她或許會影響藥物的作用。因此醫生幫我改為吃藥。所以在打針的第八年以後,我改為以藥物控制,目前超過半年,糖化血色素都維持得不錯,也因此我現在不用每餐都得打針,只需要晚上打一針長效就好;控制起來也非常便利了。到此應該可以確定我是Type 2的患者。
對於這個轉變,我的喜悅是很慢才出現的,一開始醫生要換治療方式時我很怕這樣對我的胰臟太累,會不會以後等到她不行了我還是得回到打針這條老路?醫生說有這個可能。但也不是沒有能補救的辦法;我的衛教師說,要維持胰臟功能首要的目標就是維持住C-peptide 的分泌能力,她沒有甚麼秘訣,就是規律作息還有運動,增加心肺功能促進基礎代謝能力。這是唯一的辦法,因為目前並沒有針對增進C-peptide功能的藥物。
當告訴周遭親友我可以改吃藥的那一天大家都非常高興,甚至比我還高興,因為他們看著我那八年每天往自己身上扎針,說不難過是騙人的,所以我能理解他們的高興。但我自己很感謝台大醫院第一時間的治療方式,他們選擇讓我先用打針的方式讓胰臟得到喘息的機會,這是一個很哲學觀的治療方式,同時藉由打針你可以非常嚴格的控制飲食,我那八年所建立的飲食習慣,是我能夠改由藥物控制的一個因素之一,所以我很感謝當時台大醫院的醫生為我選擇的治療方式。
因此如果你目前使用打針的方式控制血糖,請好好地學會控制飲食方式,並且適當地做些運動。因為打針有個缺點就是運動時會有低血糖的風險,所以我會比較建議,在做打針治療期間的重點是重新建立飲食習慣以及作息。如果將來有機會轉為吃藥控制,那麼這些當時所建立的飲食習慣將會深深地影響你的一生,並且有機會減少藥量。
那麼改為吃藥之後控制的方式會有甚麼改變嗎?其實並不大,還是必須好好的吃,好好的睡,只是這些習慣在打針時都建立好了因此駕輕就熟。所以吃藥後的課題是:運動。因為吃藥後比較不容易發生低血糖,所以可以充分的運動,我的衛教師跟我說,因為我年輕,所以建議我慢跑,做比較激烈的運動。這方面我覺得她的建議很好,但我並沒有很規律地做,我喜歡走路,所以我會用走路來代替,因此我是想跑就跑,想走就走。
關於併發症,以目前的狀況我已經走過一個好發的階段了,但未來有沒甚麼其他的併發症端看我吃藥後的控制了,其實併發症就像我身後的一個死神,她拿著鐮刀跟著我,我不過是走的比她快一點,目前她還沒真的坎到我...... 這是我心境上的一種比喻:是的,我還是會怕。我目前是有血管病變以及青光眼,我的玻璃體有時會出血影響到視力,但相比八年前經常性的出血,我現在的清況好轉很多,它仍然會影響我,但好在的是我已經摸清它的脾氣,還有它出現時結束的周期,因此心裡比較不慌亂,所以這把死神的鐮刀,它的刀尖有時候還是會勾到我的,哈哈!
以上是我目前的狀況,今天得了一個空,有時間把這幾年的心境寫出來,算是給自己的一筆紀錄。
目前我是回到學術界工作,一直以來我都喜歡在學術界工作,目前是在一所有醫學院的大學從事腦波研究,想來也是因為自己生病的關係,會希望待在這個圈子裡多少能得到比較多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